1月15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这是国家发布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。
《意见》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,包括发展民生事业,解决急难愁盼;扩大产品供给,提升质量水平;聚焦多样化需求,培育潜力产业;强化要素保障,优化发展环境等。
《意见》提出,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,未来要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的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。同时,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、各类开发区、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、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,推进银发经济领域跨区域、国际性合作。
《意见》提出,在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方面,加强服装面料、款式结构、辅助装置等适老化研发设计,开发功能性老年服饰、鞋帽产品。实施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,重点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。完善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,适时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。
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》预测,至2030年,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约为12万亿元-15.5万亿元,届时将约占全国GDP的8.3%-10.8%。这一消费市场有待充分挖掘,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、增进老年人的福祉,而且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,乃至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。
近年来,人口老龄化带来消费结构的改变,老年服饰、鞋帽产品市场也迎来窗口期。从近两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公布的《2022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》《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》来看,其产品范围包含老年服装服饰、日用辅助产品等多个领域数十个品类。多家纺织企业的产品入选目录,其中以家纺、功能性老年服饰等产品居多,如博洋、罗莱、恒源祥、愉悦家纺、紫罗兰家纺等的产品均有入选。
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表示,中国的银发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。一方面,从现在起直到本世纪中叶,中国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老年消费群体,本世纪中叶及之后,中国老龄化水平会始终维持在40%以上,跻身全球高度老龄化国家行列,老年需求和消费成为社会需求和消费的主流,形成规模巨大的潜在银发消费市场;另一方面,伴随老年人口代际更迭,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。
“受惠于改革开放红利的‘50后’‘60后’‘70后’初富群体,相比于出生于战争年代、物质匮乏年代的‘30后’‘40后’,在消费观念、消费能力、消费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会产生出新消费需求,推动有效银发消费市场发展,构筑老龄产业新业态。”原新说。